AI能让你活得更久?

1334
0

宋宋 数据领袖Lv6

发表于2020-1-7 09:36

楼主
由小罗伯特·唐尼主持并担任旁白,油管制作的《The Age of A.I.》从不同角度深入探讨AI技术及科技对人类未来的生产生活的影响。在剧中,唐尼引用了本杰明·富兰克林的一句话:人生不可避免的两件事,就是死亡和纳税。


那我们能不能去掉一个呢?

什么?去掉税收?纳税可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不可以逃避的。

如果我说,死亡是真的有可能去掉,你信么?

100年前,人类的预期寿命只有45岁,到了1950年代,达到了65岁,到今天,已经快80了。

未来会是多少,谁又说得准呢?

网飞去年推出的动画片《爱,死亡和机器人》第十五集《盲点》中,一伙盗贼在劫持运货车的时候被护卫给杀掉了,正当唯一幸存的小眼镜打算哀悼队友的时候,结果发现队友们都“复活了”。



彼时,AI技术已经可以将人类的意识抽离出来,上传至云端,并通过数字化的形式延续下去——说得更直白一点,即便肉体的消亡无可避免,但狭义上的“数字化生存”,已经触手可及。

很多影视作品里都出现了人类意识上传云端的设想。肉体虽灭,精神永在。

随着科技进步,这种曾经只停留在蓝图阶段的幻想技术,已经距离现实越来越近:

就在不久前,现年78岁的美国作家安德鲁·卡普兰,宣布将在AI的协助下,以数字化的形式把自己的记忆保存在云端;如果一切顺利,还可以让子孙后代通过Alexa与自己展开对话交流——说得更通俗一点,那就是安德鲁·卡普兰利用自己的记忆还包含资料,定制了一款“家族专用”的Siri。


但是,这种做法让很多人觉得是触犯了伦理道德的底线。

然而,人们的反对声并不能停下一些人在AI领域前进的脚步,无数“AI+记忆=永生”的前置技术,已经接二连三地涌现出来:


2019年年中,埃隆·马斯克公布了旗下神经科学企业Neuralink的第一款产品:一种已经接近实用化的脑机接口模组。

根据马斯克的说法,最快到今年,我们就可以直接给大脑装上飞线通过植入电极展开更多复杂操作了。别的不说,“记忆提取+数字化保存上传”,短时间有这么容易实现吗?

钢铁侠马斯克去年的“脑机交互”狂想的确让人期待,但是今年,恐怕不会有太多值得期待的进展。

2020阿里达摩院十大科技趋势中,其中一个重点就是AI,不仅仅是中国,全世界都在AI领域加快推进,让AI渗透到生活中,而医疗诊断领域,也是AI要深度耕耘的一块儿田。

如果大家觉得AI实现永生还是离你太远,那么在医疗上,AI已经初露锋芒了。

在机械义肢的研发与控制方面,人类取得了瞩目的突破。

去年秋天,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结合神经工程学与机器人学的理论,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机械义肢控制方法,利用AI使得穿戴者可以灵活控制义肢的每一根手指,实现前所未有的操作精度。


虽然仍处于试验阶段,但这套融合了人工智能的义肢控制方案,已经在3位被截肢者外加7位肢体健全者的试验中取得了成功,距离实用化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遥远。

不仅如此,这种“传感器+AI”的研发思路,一样可以在其它人工器官的设计领域得到应用——从机械义眼到人工心脏,甚至包括各种皮下植入式的给药装置在内,能派上用场的例子不胜枚举。

AI不仅仅让人们看到了器官移植技术突破的希望,在修复神经系统和脑损伤疾病中同样也有出色的表现。

在《The Age of A.I.》第二集中,Tim Shaw原本是一名身强力壮的运动员,然而一个名为ALS(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的疾病却让他永远告别了赛场。


之后,Shaw不仅行动困难,甚至说话都费劲,几乎丧失了生活自理的能力。

Shaw这种患者不在少数,为了帮助这些患者,谷歌与波士顿的ALS TDI开始了合作,开展了Euphonia项目。该项目一是为了提高语音识别,让普通人理解患者的真实表达;二是帮助患者发声,重建他们的发声方式。


通过收集声音样本,建立学习模型。



该项目为Shaw收集了2000多个样本,项目组开始为他制作专属识别器。

在AI机器的帮助下,现在他恢复的不错,甚至还上了Ted演讲


期待谷歌这项技术能让更多ALS患者得到帮助和救治。

虽然人类已经攻克了很多疾病,但是很多人仍然因为诊断不及时而丧命,如果我们能改善诊断呢?

通过创新来预测疾病,而不是等疾病发生再被动应对。

视网膜型糖尿病在印度的发病率很高,这个病会导致心脏病,肾脏症甚至失明。早期,它是可以治愈的,只是印度的眼科医生极度缺乏,很多人不能及时筛选出病因。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谷歌的金博士想用AI来减轻医生早期筛查病因的压力。

先扫描大量图片案例,该算法学习识别新图像;

接着对视网膜病变项目,进行了超过100000次眼睛扫描,由眼科医生评分,根据分数判断健康到患病程度;

然后使用这些图像,训练机器学习算法。


而且,机器还能实时上传诊断结果,让医患及时进行沟通。换成以前人力筛查,患者可能要几个月才能收到诊断结果,非常耽误病情的救治。

就在几天前,来自澳大利亚CSIRO(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的分子生物学家本杰明·梅恩通过整理生物基因图谱,发现人类的“自然”寿命只有38岁。


但是现在,科技帮助我们正在逐渐打破生理上的限制,未来的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延长退休年龄,估计正是AI能大展拳脚的时候了。

2020年已经来了,各位朋友对AI在这一年有什么期待吗?


来源互联网


最近看过此主题的会员

韦韬然

王雲东

0个回答

只看楼主

登录后可回答问题,请登录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小时

全天响应

分钟

快速处理问题

工程师强势助力

明星产品
解决方案
联系合作

400咨询:400-0011-866

技术支持QQ:400-0011-866(工作日9:00-18:00)

产品建议邮箱yixin@esensoft.com

关注我们

扫TA学习更多干货

一对一专家交流

版权所有© 2006-2024 北京亿信华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0701732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6281号